高盐废水处理的处理是国内外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国内外对高盐废水的研究主要包括生物方法和物理化学方法。生物法处理高盐废水时有机物去除率较高,但生物法处理高盐废水通常需要较长的驯化期,废水盐度越高,污泥驯化时间越长。此外,微生物对环境变化敏感,盐度的突然变化通常会对处理系统造成严重干扰。
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有蒸发法、电化学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膜分离技术等。在一些应用中,废水中的盐和有机物可以去除,但通常面临较高的成本,容易造成再生废水的二次污染。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的有效结合将是未来高盐废水处理的重要方向之一。
小编采用电渗析装置,使高盐废水中的盐在电位差和浓差的推动下迁移到提取液中。研究了脱盐过程中废水中盐和有机物的迁移规律,通过生物法进一步降低电渗析脱盐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
一、工艺流程:
本研究中,高盐废水处理工艺由电渗析脱盐和活性污泥生化处理组成,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将高盐废水引入电渗析器的脱盐通道,将含盐量低的液体抽入抽取通道,使废水和抽取液在电渗析器中反向循环,并保持废水的含盐量始终高于抽取液。加入DC电场后,废水中的离子在010和10438之间的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迁移到提取液中,使废水中的盐度降低到适合活性污泥处理的条件。然后对活性污泥进行接种、驯化和培养,电渗析脱盐后的废水通过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反应器进行生化处理,降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
2.常规生化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但高盐废水中的盐度会大大限制微生物的处理性能。降低高盐废水的含盐量是常规生化处理的保障措施。
采用电渗析-活性污泥法高盐废水处理。在降低废水含盐量后,活性污泥法可以大大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根据实验含盐废水,经过5次提取液置换和160分钟处理后,废水总盐浓度由22 000毫克/升降至1 630毫克/升。除碳酸氢根离子的去除率外,废水中其他离子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电渗析脱盐后的废水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并通过逐步提高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进行驯化。驯化14天后,COD降解效果明显,24小时去除率维持在85%左右。这种电渗析-活性污泥法为处理高盐废水提供了一种新方法。